2025-08-23 11:06:13 | 人围观 | 评论: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实践团
第一部分:参观北方工业大学校史馆和敦品楼调研活动
前言:初心如炬,再启新程
在庆祝建校周年的特别日子里,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实践团,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在队伍组织人带领下,走进校史馆和敦品楼。他们以脚步丈量校园,用专业视角观察,深入调研探寻学校发展新路径,开启了融合专业实践与历史文化的独特旅程。
01校园探秘,专业视角解读历史脉络
7月1日-5日,实践团成员首站聚焦校史馆及周边,成员观察到馆内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凝聚学校发展历程与智慧。参观结束,同学们立即开展专业实践,用建筑测绘技能采集校史馆布局和展品数据、记录空间,为后续校史馆云展览项目奠定数据基础。
带着对学校现状的初步认知,实践团前往承载厚重历史的敦品楼进行外观观摩。敦品楼曾是学校早期教学楼之一,1938 年北方工业大学的前身在此建立首个教学点,其敦品楼外观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是学校精神生生不息的象征。这次红色寻访,将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融入学子们的设计初心。
02思维激荡,专业智慧碰撞发展蓝图
在敦品楼外观观摩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在校园静谧角落开展头脑风暴。同学们结合校史馆参观成果与敦品楼外观观摩的精神震撼,发挥建筑与艺术设计专业优势踊跃建言。提出如何利用校史馆宣传北方工大历史、如何用敦品楼宣传学校文化、如何将学校历史文化元素创新融入学校宣传等问题。创意想法不断碰撞深化,为将现有资料转化为学校文化宣传方案勾勒出清晰轮廓。
第二部分:校史微视频与AI互动漫画发布
前言:史页轻翻·光影重启
七月的阳光落在敦品楼的砖墙面上,像翻开一卷老胶片。建艺学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实践团线上集结,这一次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用6分钟微视频合集与AI漫画,把北方工大的79年岁月折叠成可视、可听的“掌上校史”。
从顺承王府的一盏青灯,到敦品楼前的漫天朝霞,我们把79年的光阴折叠成6分钟的影像、6张的漫画,再交到每一位同学、校友与同行者的掌心。历史不再是玻璃柜里的静默,而是能够被点击、被分享、被重新设计的一束光。
第三部分:云端全景及衍生文创发布
前言:初心如炬,云端再续
把脚步留在屏幕里——把校史馆整馆“搬”到云端。79 年的光阴化作 360° 全景、历史照片、语音导览,轻轻一点,即可漫游每一寸记忆。
01云上校史馆·三步入馆
《北方工业大学的云上校史馆》——由实践组成员辛苦建模、逐帧拼接720°全景,倾力打造的“指尖校史馆”。两大展区,多种板块,轻触即入;方寸屏幕,却纵览79年,内涵三大看点。一步漫游,拼成一部可一口气逛完的“浓缩版”云上校史。
02衍生文创,触碰记忆
云上校史馆的旅程永不落幕!为了让这份历史的温度与荣光从“云端”走进你的日常,我们特别推出79周年校史主题限定衍生文创。这些精美的纪念品,是你与北工大79载光辉岁月建立独特连接的纽带。
纪念信封套装 纪念印章系列
把校史的温度,折叠进信封;将岁月的荣光,印在书本上
结语:青春笔墨续华章,云端校史绽新光
从校史馆的深情凝望,到敦品楼的时光回响;从微视频的光影流转,到AI漫画的创意飞扬;最终,在720°全景的云端殿堂,79载峥嵘岁月触手可及。北方工业大学“‘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实践团以青春之步履丈量历史纵深,以专业之智慧点亮文化传承。不仅将厚重的校史折叠进方寸屏幕,更将红色的基因融入创新的血脉。线上与线下交融,历史与未来对话,青年学子用脚步、镜头与代码,在数字时代为母校书写下充满活力的崭新注脚。这趟“青述校史”的旅程,是青春的致敬,更是薪火的传递——历史从未尘封,它正借由青年之手,在云端星河中璀璨绽放,指引着北方工大奔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署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实践团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