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育网-青年文化创业指南
你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

2023-11-09 16:32:24 | 人围观 | 评论:

近几年高等院校非常关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学校相关部门不断开发新的途径提升思政教育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互联网+”理念的影响,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特点来发展思政教育。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载体已经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新的发展形态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逐步形成,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形态也随着逐渐建设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而发生转变。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的相关含义入手,分析研究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的路径,能够最大化地提升高校思政的教育效果,实现即时化、无界化、全程化的高校思政教育。

互联网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成果体现之一就是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其已然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微课、微信、微博等与网络有关的文化传播方式就是微载体,其主要是由微文化衍生而来,微文化随着迅猛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也在日渐走向成熟,微载体能够快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化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微载体对高校思政教育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此高校在利用微载体这一思政教育新媒介进行利用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传播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

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主体在高校应用微载体的情况下得到了个性化发展,高校大学生通过微载体对于自己的个性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展示,学生不仅体验了数字化电子产品,而且正在使用数字化电子产品,因此微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迎合了大学生好奇心和求新立异的心理特征。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用微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逐渐替代其被动学习的局面,不仅能够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并且学生通过微载体进行信息吸收和人际交往,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用微载体能够对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微载体将全新的空间提供给其创新教学内容,对多元化发展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不仅将学生的语言网络环境丰富起来,还将快捷方便的消费模式和娱乐模式提供给大学生,将学生与人之间的社交渠道拓宽,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增添了各种乐趣。随着普及率和使用率不断增加的互联网技术,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充分利用微载体,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提供给大学生,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现阶段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不能够自己掌握,其接受知识的时候主要是出于相对较为被动的地位,追其原因主要还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对大学生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微载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其不仅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还能够将一个现代信息化互动交流平台提供给高校的师生。当然随着透明化程度较高的信息传递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得到了有效促进,微载体将全新的交流渠道提供给了高校师生。并且由于生活化、个性化是微载体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因此随着微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学生的思想、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每时每刻都能够受到微载体内涵和特性的影响,不仅对大学生的文化需求进行了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也具有缓解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会随着微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得到了促进发展。

微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实际上已经将传统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不仅对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行了满足,还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由于互联网信息较快的传播速度和产生速度导致其信息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也正是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的构建能够将师生的交流互动加强,将信息传播的时间限制打破,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微载体这一新方法加快了高校传播信息的速度,将不同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实现共享,将院校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加强,有效地整合了互联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认识

随着普及率不断上升的互联网,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现代大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存在玩手机的现象,但是高校以及高校教师还是应该在认识微载体的时候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来进行,将现代化教学理念在高校内树立起来。电子移动设备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娱乐的工具,还能够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因此高校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的时候应该对电子移动设备主动接受,从全局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微载体,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还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这一目标。

强化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科学控制

高校想要将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起来,首先就要将微载体的领域扩大,对高校的资源配置优化,将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强化,对微载体的科学控制和整体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时候其不仅只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考虑,还要确保构建的微载体能够迎合当代大学生未来发展和心理特点。当然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在构建的时候为了对院校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必须要让学生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在平台上将学生的信息和学校的动态及时地发布出去,将一个信息反馈平台建立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家长对学生的个人思想成长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进而辅助高校思政工作开展。

鼓励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微载体的构建需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导向原则的引导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微载体,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构建过程中作用,对学生进行认可、鼓励和尊重,在指导和构建高校微载体的时候其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为主,一切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中心则是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对学校思政教育的认可。除此之外还要将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对现实教育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还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上的顺利落实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微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主流文化的传播者转移为学生,将学生的组织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面对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会更高。

(成都理工大学:王旎)

来源:中国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