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育网-青年文化创业指南
你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声动校园,逐梦舞台 ——四川省大竹二中第十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圆满落幕

2025-11-04 09:34:51 | 人围观 | 评论: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校园主持人才,10月29日,四川省大竹二中第十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在行政楼顶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面向全校非毕业年级学生,经过前期自主报名与教师推荐,众多怀揣主持梦想的学子齐聚赛场,用声音展现青春风采,以实力角逐舞台荣光。本次比赛设表达能力考核(30秒自我介绍)、普通话考核(现场语段朗诵)、应变能力考核(评委随机提问)三个环节,全方位考验选手综合素养。

自我介绍,尽显风采

作为大赛的首个考核环节,自我介绍是选手们展现个人魅力的“第一扇窗口”。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手们各显神通:有的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自己与主持的结缘故事;有的结合自身特长,将书法、朗诵等元素融入介绍,展现出多元的能力与扎实的素养;还有的选手聚焦校园生活,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校园主持人”身份的理解,传递出为同学服务、为校园文化添彩的初心。

尽管只有30秒,但每位选手都精心设计了语言节奏与肢体动作,吐字清晰、表达流畅,不仅让评委快速了解了个人情况,更用真诚与热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

现场朗诵,传递魅力

语段朗诵环节则是对选手普通话水平与语言感染力的深度考验。比赛现场,评委随机抽取散文、新闻稿等不同体裁的语段,要求选手在短时间准备后进行现场朗诵。面对风格各异的文本,选手们展现出出色的适应能力,精准把握停顿与重音,用声音的起伏带动情感的传递,不仅体现了扎实的普通话功底,更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随机应答,彰显能力

“如果主持校园文艺晚会时,节目衔接出现空档,你会如何处理?”“若现场观众反应冷淡,你会用什么方法调动气氛?”在评委提问环节,评委们围绕校园主持的实际场景,提出了一系列考验临场应变能力的问题,旨在考察选手的反应速度、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突发问题,选手们没有慌乱,沉着思考、灵活应对,清晰的逻辑与实用的方案,尽显临场应变实力,也获得评委认可。

本次大赛按10%、20%、30%的比例评选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特别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主持本学年学校各项大型文艺活动。

赛场逐光,成长有声

这次比赛让我收获满满。从报名时的紧张,到备赛时反复练习朗诵、模拟评委提问,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主持有了更深的理解,评委老师的建议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站上更大的舞台。

——高二(13)班 代辰奕

自从报名参加主持人大赛后,我总是很害怕临场提问环节,总担心自己答不好。但当真正站在舞台上,我发现只要冷静思考、结合实际,就能找到解决办法。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还让我变得更自信了,以后面对挑战我也会更勇敢。

——高二(6)班 宋语悦

以前觉得主持只是念稿子,参赛后才发现,需要理解文本情感,还要学会和观众互动。这段备赛、参赛的经历很珍贵,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懂得如何在压力下调整状态,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

——高一(3)班 李欣怡

大赛为怀揣主持梦想的学子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展现自我的优质平台,以语言艺术为纽带,为校园生活注入了鲜活活力,既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也营造了积极向上、乐于展示的校园文化氛围;大赛精准选拔出一批兼具潜力与热情的校园主持人才,充实了学校文艺活动主持储备库,为后续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各类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大赛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助力学子在青春成长路上实现多元发展、全面进步。(图/文 杨佳晔 黄彦涛)





标签: